易经文学 > 读例存疑 > 读例存疑卷五十四

读例存疑卷五十四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平平无奇大师兄绝世神偷:废柴七小姐娘娘有毒gl公公,很猛!重生回到刚就业时综漫之幻想游记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当我在规则怪谈里开始叛逆穿书之没人能比我更懂嚣张

易经文学 www.yjwx.net,最快更新读例存疑最新章节!

    《督捕则例》下

    末家断作窝家

    移住窝逃

    驻防窝带逃人

    盛京等处并各边口严査逃人

    口外逃人交札萨克査拏

    游牧处所窝隐逃人

    宁古塔水手等役窝逃

    边外屯庄窝逃

    营伍窝逃

    运粮等船窝逃

    军船商船窝逃

    官员赴任后家人窝逃

    僧道窝逃

    笃疾废疾收赎

    老幼收赎

    妇人窝逃

    逃人原娶之妻

    出首逃人

    雇觅逃人佣工

    将房地卖与逃人

    文武官员窝逃

    窝家出首逃人妻子

    奉天锦州民并流徙人窝逃

    行提定限

    逃人在空地盖房居住

    逃人居住未过例限

    妄扳窝家

    行提窝家

    解送逃人

    逃人中途患病

    同解逃人一人患病

    解役雇倩代解

    递解逃人逾限

    买逃邀功

    领催兵丁疏逃脱人

    徒流留养

    解役疏脱逃人

    热审减等

    误行刺字

    解役逗遛

    解役伙逃抢夺

    地方官拏解良民

    监禁迟滞

    文武官员功过

    总督府尹不议功过

    上司议叙

    拏获逃人解送册籍

    拏获带逃幼小子女

    在京旗人逃后行窃

    马兰泰宁等处兵丁逃回

    黒龙江三姓处等处改发之旗人逃走

    官庄兵丁脱逃

    伊犂等处卡伦缉捕逃人不力

    厄鲁特回子逃走

    八旗逃人通行呈报

    删除例三十三条,

    末家断作窝家:

    末家断作窝家一,凡逃人逃走换住数家被获者,将末家断作窝家。

    此条系顺治三年例。

    谨按。祗将末家治罪,从前数家自无庸议矣。窝逃罪名最重,而此条则从寛,今既改照藏匿律定拟,与此例又属参差。

    移住窝逃:

    移住窝逃一,凡移住别处窝隐逃人者,将移住之处两邻十家长、地方及地方官倶照例治罪。

    此条系康熙元年例。

    谨按。祗罪移住别处,原住之处亦无庸议矣。与上条同縁。尔时窝隐之罪过严,故稍从寛典。而乾隆八年以二条倶现在遵行,应照旧开载,无庸改纂。惟从前邻佑人等有问拟徒罪者,后改为杖八十。此处照例,自应照杖八十之例矣。

    驻防窝带逃人:

    驻防窝带逃人一,凡往各省驻防官员及闲散人等,窝带逃人者,倶照旗人窝逃例分别治罪。

    此条系康熙七年例。一、凡往各省驻防旗下官员及白人窝带逃人者,若系官员,革职。若系白人,枷号三个月,鞭一百。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官革职,白人枷号、鞭一百,以与民人窝逃不同故也。现在旗人窝逃例已修改为旗民通例矣。应参看。

    盛京等处并各边口严査逃人:

    盛京等处并各边口严査逃人一,凡盛京、宁古塔、黒龙江将军及边汛等官,各于所属内缉拏逃人,务期必获。如彼处土著之人将逃人隐匿不行举出,经旁人出首拏获者,将隐匿之人照窝逃例分别治罪。再,沿边地方总兵官,责令所辖守边、守口官弁,将出边之人严加盘査,若将逃人疏忽放出者,将守口之官弁兵丁照地方及地方官失于査察例究处。故纵者,从重论。

    此条系康熙三十三年例。

    谨按。以下各条均系边塞稽査逃人之例。

    口外逃人交札萨克査拏:

    口外逃人交札萨克査拏一,凡口外有旗下逃人,交与该札萨克及管辖之人,于各旗佐领下严加査拏,解部治罪。

    此条系雍正五年例

    游牧处所窝隐逃人:

    游牧处所窝隐逃人一,边外八旗游牧处所官员,凡游牧之处住有逃人者,应不时巡査缉拏。若将逃人隐匿不行举出,经旁人出首拏获者,将窝家人等倶照例治罪。

    此条系康熙三十三年例。

    宁古塔水手等役窝逃:

    宁古塔水手等役窝逃一,凡宁古塔等处驻防地方水手、炮手等役窝隐旗下逃人者,系旗人,照旗人窝逃例,系民人,照民人窝逃例,分别治罪。

    此条系康熙十二年例。凡宁古塔驻防旗下逃人逃走三次者,具空文报督捕衙门复议具题。水手、炮手等役窝隐逃人者,枷号三个月,责四十板。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尔时窝逃之例甚严,名目亦多,自旗民以至官员、僧道、妇女、老幼,且由内地以及边外逐条分晰,无一不备。近则倶不然矣。且窝隐逃人,旗民科罪不同,嘉庆年间改为通例。而此处犹分别旗人民人,仍是乾隆八年修改之例,是以不无参差。

    边外屯庄窝逃:

    边外屯庄窝逃一,凡边外居住旗人窝隐逃人者,将窝家及该管领催照例治罪。

    此条系康熙二十三年例。

    营伍窝逃:

    营伍窝逃一,凡营伍内窝隐逃人者,若有保人,将保人断作窝家。知情留住之房主减窝家罪一等,罪止杖一百。不知者,不坐。其不行査出之管队及外委百总,减房主罪二等,罪止杖八十。该管之把总、千总,交部议处。

    此条系顺治十五年及康熙十年例,乾隆八年修改,嘉庆六年改定。

    运粮等船窝逃:

    运粮等船窝逃一,凡粮船并回空船只,各该押运官及千百总将人数填写印票,不时稽査。若有窝隐逃人者,将留住逃人之人断作窝家,屯丁头目照地方例治罪。运丁减窝家一等,罪止杖一百。百总减运于二等,罪止杖八十,仍革去百总。不知者,不坐。领运千总并督运各官,均交部议处。

    此条系康熙十一年例,乾隆八年修改,嘉庆六年改定。

    谨按。逃人原系旗下家奴等类,非正身旗人也。此处照旗人初次逃走例,减等定拟。是此二条,专指窝藏逃走之正身旗人矣。似嫌未协。

    军船商船窝逃:

    军船商船窝逃一,凡军船商船该管官,将本船男妇数目给与印票,钞关之官査照票内数目放行。若有票内无名之人,即行拏解。如逃人过一关至二关拏获或被首吿拏获者,将不行盘拏放过关之官交部议处,船主断作窝家,

    此条系康熙十三年例。

    谨按。此专言失察逃人过关。

    官员赴任后家人窝逃:

    官员赴任后家人窝逃一,凡汉文武官员赴任之后,有本家人窝隐逃人者,本官不知情,免罪,将窝逃之人断作窝家。

    此条系顺治十一年例。

    谨按。专言汉宫家人窝逃。

    僧道窝逃:

    僧道窝逃一,凡僧尼道士窝隐逃人者,照民例治罪。

    此条系顺治九年例。

    谨按。一项人即立一例,殊嫌琐碎。縁尔时督捕另立衙门,不隶刑部,故科条不得不烦也。

    窝藏逃人,从前罪名极重,后经节次改轻,且已改隶刑部。无论何项人均应照藏匿罪人律治罪,似无庸逐条分晰名目,致渉烦琐。

    笃疾废疾收赎:

    笃疾废疾收赎一,凡逃人窝家及邻佑地方十家长等犯,如有笃疾废疾者,审验明确,倶准其照例收赎。

    此条系康熙十年例。凡瞽目之人,窝隐逃人者,免责,仍将妻子家产人口一并流徙尚阳堡。乾隆八年修改,四十二年改定。

    谨按。此以下三条均系律难治罪之人窝逃之例,特立专条,亦系尔时办法。

    老幼收赎:

    老幼收赎一,凡窝留逃人及邻佑十家长地方人等,如有年逾七十及年未及十六歳者,照例问拟,准其收赎。仍取具并无虚冒假捏甘结,存案。

    此条系顺治十三年及康熙十二年例。凡窝隐逃人之人,若系七十歳以上者,免责,将家产人口入官,一并流徙尚阳堡。十五歳以下孩童窝逃者,免流徙。若十六歳以上,照常作为窝家流徙尚阳堡。乾隆八年改定。

    妇人窝逃:

    妇人窝逃一,凡妇人窝隐逃人,应罪坐夫男,如夫男外出实不知情及祗身孀妇并无夫男者,应将本妇照窝隐逃人例分别问拟,依律收赎。邻佑、十家长、地方人等,照例治罪。地方官交部议处。

    此例原系二条,寡妇窝逃为一条,系康熙六年例。妇人窝逃为一条,系顺治十五年例。乾隆八年修并。

    谨按。上有窝逃治罪专条,此数条则分别窝逃者之名目也。

    逃人原娶之妻:

    逃人原娶之妻一,凡逃人逃回原籍,在伊原娶之妻家居住被获者,审明,将逃人之妻断给逃人完聚。其窝家人等照例治罪。

    此条系顺治十一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此刑律所谓得相容隐者也,又何窝主之有。

    出首逃人:

    出首逃人一,凡逃人被窝家出首者,窝家人等免罪。若窝家不行出首,或该管地方十家长邻佑人等内有一人出首者,止将窝家照例治罪,其余邻佑十家长地方等倶行免罪。如窝逃之人一村居住族中人等及主仆互相出首者,窝家亦免罪。至拏解逃人地方官将窝家暂行拘禁,不许一并解送。(按,此似指解送京城而言,似应删去。)候该管衙门审明实系逃人,行文地方官,将窝家审拟发落。

    此条系顺治十一年,康熙十四、十五等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应与自首免罪之例参看。

    □此分别行提窝家之例,盖指提至督捕衙门而言也。后拏获逃人即在本地方审办,并无所谓解送矣。

    雇觅逃人佣工:

    雇觅逃人佣工一,凡将逃人雇觅佣工及赁房与住者,照窝家例,分别知情不知情治罪。若有保人者,将保人照窝家例治罪。其雇主房主及十家长地方邻佑并地方官倶免议。

    此条系康熙十二年例,乾隆八年修改,嘉庆六年改定。

    谨按。此非窝家而以窝家论者。

    将房地卖与逃人:

    将房地卖与逃人一,凡将房地卖与逃人者,如有保逃人之人,将保人作为窝家。如无保人,或有引进之人,将引进之人作为窝家。其邻佑十家长地方及地方官倶免议。如无保人及引进之人,将房地之主仍断作窝家,邻佑地方十家长倶照例治罪。

    此条系乾隆八年从雇觅逃人佣工条内分出増辑为例

    谨按。与上雇逃人佣工一条均非窝家而照窝家定断者。

    文武官员窝逃:

    文武官员窝逃一,凡汉文武官员并进士举人贡监生员及有顶带人员窝隐逃人者,倶照民人窝逃例,分别知情不知情办理。(知情者,照犯私罪例科断。不知者,不坐。八旗文武官员有犯,亦照此例。)邻佑、地方十家长及地方官,倶照例究议。其误典误买及雇觅佣工,仍照例将保人或引进之人断作窝家。

    此条系顺治十一年例,乾隆八年修改,嘉庆六年改定。

    谨按,上条指官员家人言,此条指官员等本身言。

    窝家出首逃人妻子:

    窝家出首逃人妻子一,凡逃人如被别处及旁人拏获后,窝家将逃人妻子出首者,将窝家照闻拏自首例减二等治罪。地方官免议。若逃人未被拏获之先,窝家将逃人妻子出首者,窝家免罪。地方官仍记功。

    此条系康熙十四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与出首逃人一条似应修并为一。

    奉天锦州民并流徙人窝逃:

    奉天锦州民并流徙人窝逃一,凡奉天等处所属民人及流徙尚阳堡、宁古塔之民人窝隐逃人者,倶照窝家例,分别知情不知情科断。

    此条系康熙十二年例,乾隆五年、五十三年修改,嘉庆六年改定。

    谨按。原例专指此三处言,盖窝逃本例应流徙尚阳堡此三处,有犯别无他处可流。故枷号三个月以代流徙之罪后,尚阳堡之例删除,此例亦应一并删去。

    行提定限:

    行提定限一,凡道府州县卫所官员行文提取逃人行文移査案件,一百里以内者,往返限十日解覆,如不解覆,行催一次,再限十日解覆,毎百里往返加限五日,一千里以外者,毎百里往返加限四日(递加扣算)。若行催后逾限不解不覆者,交部议处。

    此条系康熙十五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此专为行提限期而设,系尔时办法。

    □顺治十一年题准行提逃人窝主并质证之人,照地方远近立限,若行催三次不到者,将地方官指参。

    □康熙元年题准,凡行提逃人等犯逾限一个月者,提参。

    □又题准,凡行文提取逃人等犯与空文行査,如各官违两次定限者,降一级调用。

    逃人在空地盖房居住:

    逃人在空地盖房居住一,凡逃人逃走,在空地盖房居住者,将地主照窝家例分别治罪。如系无主之地,将郷长作为窝家,地方十家长作为邻佑。如无郷长,将地方作为窝家,十家长作为邻佑。地方官功过照常议。

    此条系康熙十五年例。

    谨按。与上将房地卖与逃人一条参看,此亦非窝家而以窝家论者。

    逃人居住未过例限:

    逃人居住未过例限一,凡逃人逃走,或无一定住处,或雇觅佣工,或赁住店房未过限者,其不知情之窝家邻佑人等均免治罪,地方官亦免议处。

    此条系康熙十五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六月三月限期,嘉庆四年奏准。窝家知情窝逃者,减逃人罪一等,并无限期。六年修例时,将雇觅佣工条内分别限期之处一体声明删除,此例仍从其旧,似嫌参差。

    顺治十一年议定,凡逃人赁住店房,在十日内者,店家免议。如过十日,断为窝家,其邻佑十家长地方及地方官,照例治罪。

    □逃人本例,十日内拏获者,免刺,不算逃走次数,故窝家亦免治罪。后改为,知情窝留者三个月以外,不知情者六个月以外,始行治罪。此例未过限者云云,即系指六个月三个月而言。嘉庆六年删去限期,此条未过限一语即属无着。

    妄扳窝家:

    妄扳窝家一,凡逃人诬扳窝家提来审虚者,将逃人发遣(仍刺字)。若续供之窝家提来审明又属诬扳者,将逃人刺字,不论逃走次数,照奸棍诈害良民例发遣。如年力强壮者,改发乌鲁木齐等处,分别种地为奴。(逃罪重者,从重归结。)

    此条系康熙五年例。一,凡逃人初扳出之窝家提来审虚者,枷号三个月,鞭一百。续扳之窝家提来严审又虚者,将逃人交刑部正法。(按,此提来盖指提至京城而言也。枷号三个月,盖已不照诬吿办理矣。此恶其两次诬扳也,故重其罪。)乾隆八年、三十二年修改。

    谨按。康熙四年三月拟定。地方官解到逃人审时指扳某家系窝家,提至审虚者,枷号三个月,鞭一百。复又指扳别家,不准行。

    □又于康熙五年五月内改定,逃人初出首之窝家审虚,枷号三个月,鞭一百。复又扳别处窝家,提来严审又虚者,逃人正法。改定之例将窝留逃人照逃人罪减一等,止杖九十,诬扳之罪加三等,亦止徒一年半。本因原例过重而改从轻也,乃又以诬吿加等之处改为径行发遣,则又较原例枷号三个月为重。

    □三十二年奏准仍发新疆六条内一条云,拏获逃人不将实在窝留之人指出,再行妄扳者,注云,原例发宁古塔,乾隆二十七年奏准改发。道光十四年改为续供之窝家提来审明又属诬扳,如年力强壮者,见徒流迁徙地方门,即指此条而言。惟彼例祗言再行诬扳及又属诬扳,至初次诬扳,彼条并无明文。此例发遣何处,并未叙明,殊嫌参差。

    □奸棍结党借逃,诈害良民,发极边四千里充军,系旗下家奴,发驻防为奴。此逃人自系指家奴而言。二次诬扳即应发驻防为奴,初次是否一体定拟,例未叙明,祗云将逃人发遣,殊觉含混。

    行提窝家:

    行提窝家一,凡逃人供有窝家,行文地方官査报并无其人,复行文该督抚详査,如果以并无窝家咨覆者,除将逃人照逃例治罪外,仍加枷号一个月。若逃人所供窝家属实,该地方官不行详査,朦混率覆,日后别经发觉者,将地方官并该督抚均交部议处。

    此条系康熙八年例。(按,上言提来审虚者,此言空文申报无有者,故上条罪重而此条罪轻也。)乾隆八年将行文提解字样删改。

    谨按。既不提解,上条提来审虚,提来审明之语何以并未删去,殊不可解。

    解送逃人:

    解送逃人一,凡直隶各省等拏解逃人,严加肘锁,毎一名差有家产正身解役二名递解。其经过地方官将逃人肘锁验明,毎一名亦换差有家产正身解役二名递解。如不差有家产正身解役及少差解役,以致疏脱或解役同逃人逃走者,地方官交部议处。将解役审明系疏脱者,照不觉失囚例减本犯罪二等科断。(如本犯罪轻,减尽无科者,将解役照不应轻律折责发落)。故纵者,与同罪,至死减一等。若有受贿情弊,计赃以枉法从重论。(解役将逃人案内牵连人犯中途疏脱者,亦照此科断。)如地方官照例佥差押解,而解役疏脱人犯或同逃人逃走者,将解役审明,照例分别治罪,佥差不愼之地方官亦交部议处。

    此条系康熙十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少差解役见《处分则例》,而刑例无文。

    □此下均系解审之例,与刑例解犯脱逃各条参看。

    逃人中途患病:

    逃人中途患病一,凡解送逃人中途患病,原解即报明该地方官验明患病属实者,暂留看守,拨医调治。仍报明该管上司,报部存案。俟病愈可以行走,即便转解前途。如将无病逃人谎称有病,故为留滞,或将实在患病者反不留住,即留而不拨医调治,及病愈后不即行转解者,将该地方官交部议处。解役不报及谎报者,照例治罪。

    此条系康熙三十二年例。

    同解逃人一人患病:

    同解逃人一人患病一,凡同批起解逃人内一人患病,将患病之犯留养调治,将别犯先行起解。如系夫妻父子,倶准其存留调治,俟病痊之日一同起解。

    此条系雍正四年例。

    解役雇倩代解:

    解役雇倩代解一,凡解送逃人之解役不亲身押解,私自倩人代替者,将解役并代替之人各杖一百。若代替之人中途疏脱逃人或同逃人逃走者,审明照例分别从重治罪。原佥差之地方官交部议处。

    此条系康熙十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递解逃人逾限:

    递解逃人逾限一,凡直隶各省州县拏获逃人,详报督抚,请咨起解,即于批文内限定日期。若逾限者,将逾限之地方官交部议处。

    此条系康熙十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买逃邀功:

    买逃邀功一,凡或有地方官员觅买旗下奴仆谎称逃人,申解邀功者,交部严加议处。其知情卖逃之人,系官,交部议处。系闲散及兵丁,枷号一个月,鞭一百。所卖之奴仆照例入官,给与八旗兵丁为奴。若并无逃人,地方官捏写空名造册报部,希图邀功者,亦照此例从重究议。

    此条系康熙十三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拏获逃人例应记功,即不免有买逃邀功之事,是以定有此例,然亦絶无之事矣。

    领催兵丁疏逃脱人:

    领催兵丁疏逃脱人一,凡领催兵丁疏脱逃人,照解役疏脱逃人例审明,或系疏脱,或系故纵,分别治罪。受财卖放者,计赃,以枉法从重论。

    此条系顺治十七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此可毋庸另立专条。

    徒流留养:

    徒流留养一,凡逃人案内各犯罪应拟流,本身已故者,妻子免流。若拟流拟徒各犯之祖父母、父母老疾,家无以次成丁者,该地方官确实査报,照刑例分别枷号折责,倶准其存留养亲。若有假捏情事,除本犯仍照原拟治罪外,将査报不实之该地方官交部议处。

    此条系康熙七年及十二年例。凡窝逃之人及疏脱逃人之解役,未经流徙之先死故者,其妻子免流徙。流徙人犯之祖父母、父母老疾无倚,家无以次成丁控吿者,咨査该抚有印结咨送者,照律责四十板,余罪收赎,存留养亲。若有假捏养亲之人,交该部议处。乾隆八年修改,四十二年改定。

    谨按。此条原例专为窝家并解役人等罪应流徙而设,并无逃人亦准留养明文,縁逃人多系旗下家奴无可留养故也。现定之例,改为逃人案内各犯,是家奴亦准留养矣,殊嫌未协。若谓逃人内亦有正身旗人,殊不知正身旗人犯罪例准折枷,从不实发。况另戸人逃走例内并无徒流罪名,尤属节外生枝。

    □此条流徙罪名也,窝逃并解役疏脱或同逃走均连妻子一并流徙尚阳堡,未流徙以前死故者,妻子所以免其流徙也。改定之例讹流徙为流徒,系属错误,且流犯佥妻之例早已停止,又何本犯已死免流之有。

    解役疏脱逃人:

    解役疏脱逃人一,凡解役押解逃人中途脱逃者,如审系疏脱,将解役减本犯二等科断。给限一百日(戴罪)追捕,限内能自捕得,免罪。故纵者,不给捕限,与逃人同罪(至死减一等,罪虽坐定)。未断之先能自捕得,减逃人罪一等科断。受财者,(不在此限,)计赃,以枉法从重论。若他人捕得及逃人已死或自首,均不准减免。其疏脱逃人之同行解役,如有实因患病落后,在经过地方官处呈明有据者,免罪。

    此条系康熙十年及十二等年例。一、凡解役押解逃人中途疏脱,拟定流徙。未流之先得获脱逃之逃人者,将解役免其流徙,责四十板。其疏脱逃人之两名解役内,有一名眞病,在经过地方官处递有病呈者,免其流徙,止将一名流徙。其有事落后者,不免,仍将二名倶行流徙。乾隆八年修改,四十二年改定。

    谨按。此专指解役而言,与刑律同。惟刑例内解送者徒流以上之犯为多,此逃人杖罪十有八九。此例亦系尔时办法。

    热审减等:

    热审减等一,凡逃人案内问拟枷号杖责人犯,遇热审(毎年于小满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如立秋在六月内,以七月初一日为止),倶照例准其减等发落,笞罪寛免。

    此条系康熙十五年例。一、凡窝逃之人及疏脱逃人之解役,毎年遇热审,将流徒人犯照常流徒,其责笞者,照例减等。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原例亦指窝逃及解役而言,且并徒流犯在内,今改为枷杖人犯,并删去窝逃解役字样,则专指逃犯而言矣。

    误行刺字:

    误行刺字一,凡官员将不应刺字人犯误行刺字者,交部议处。

    此条系督捕原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起除刺字门亦应添入。

    解役逗遛:

    解役逗遛一,凡解役押送逃人到部,不即投文,歇宿店房,无故稽留三日者,笞二十。毎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店家知情留住者,减解役一等治罪。不知者,不坐。若解役受贿诈赃及有所规避者,审明,各从重论。

    此条系顺治十五年例。一、凡各处解到逃人及牵连人犯,解到之日,即交送督捕衙门。如歇宿店房,并不投文,捱过三日,将解役责四十板,流徙尚阳堡。店主如系旗下人,枷号一个月,鞭一百。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此押送逃人及牵连人犯至京之例,现在并无此事矣。

    解役伙逃抢夺:

    解役伙逃抢夺一,凡解役伙同逃人,沿途抢夺,扰害村庄,除伤人者,照抢夺伤人律,分别首从,从重问拟外,(抢夺伤人似下手伤人者为首)未伤人者,将解役照白昼抢夺为首例,杖一百,徒三年。逃人照为从律减一等治罪。(仍尽本法刺字,逃罪重者,科其逃罪。)计赃重者,各从重论。

    此条系康熙四年例。凡解役伙同逃人,沿途抢夺,扰害村庄,被该府州县官申报者,将解役并逃人倶以光棍例治罪。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以光棍例治罪与陵虐罪囚门原例相同,改定之例此详彼略,然未伤人者,仅拟徒罪,究嫌太寛。诈害者,尚应拟军,抢夺者,未便反轻也。

    地方官拏解良民:

    地方官拏解良民一,凡地方官将实系平民妄作逃人拏解者,交部议处。如教唆他犯诬扳计图诈害或故行拏解希图议叙者,照故入人罪例分别治罪。

    此条系康熙十年例,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地方官唆逃行诈已有专条,此特为将良民作为逃人拏解而设,后添之例与上条覆,应删并彼条。

    监禁迟滞:

    监禁迟滞一,凡地方官拏获逃人,即申详该督抚给咨解部,如无故监禁迟留过一月者,或被吿发,或被部内査知,将该地方官交部议处。

    此条系顺治十年及康熙十年例。凡地方官拏获逃人,即行起解督捕衙门。如监禁迟滞过一月者,或被旁人出首,或部内査知,将该地方官革职。如一月内不能査明申解者,预行申督捕衙门展限。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此亦尔时办法,与解役逗遛一条同,今则絶无解部者矣。

    文武官员功过:

    文武官员功过一,凡知州、知县、卫所千总、卫守备査解逃人十五名者,加一级。査解逃人三十名者,加二级。知府及直隶州知州所属地方査解逃人三十名者,加一级。査解六十名者,加二级。道官及管卫所掌印都司所属地方査解逃人四十五名者,加一级。査解九十名者,加二级。巡抚所属地方査解逃人二百名者,纪録一次,四百名者,加一级(以上获逃数多者,倶照此递加)。同知、通判、吏目、典吏自行拏获之逃人,各照掌印官例。五城兵马司掌印指挥照知府例,副指挥、吏目照知县例。盐运司所属地方査解逃人,将运司照道官例,分司照知府例,管盐场大使照典史例。在京钱局査解逃人者,将所管之官照知府例。外省钱局査解逃人者,布政使照道官例,钱局同知照知县例。窑厂査解逃人者,将所管之官照知府例。营伍、武官査解逃人者,将守备、都司、佥书各官照州县例。游撃、参将、副将照知府例。总兵官照道官例。提督照巡抚例。将此功一年一叙,若不足议叙之数者,并于下年通算议叙,如仍不足数,将前一年之功截去,止留一年之功于次年接算,不准三年合算。

    此条系顺治及康熙年间节次议准之例。

    谨按。以下数条均系拏获记功之例。

    总督府尹不议功过:

    总督府尹不议功过一,凡拏获逃人并失察逃人,各省总督及顺天府奉天府府尹功过均免议。

    此条系顺治十四年及康熙五年例。

    上司议叙:

    上司议叙一,凡州县、卫所等官拏获逃人未足议叙之数,而该上司官以所辖各属统算,虽已足议叙之数者,不准议叙。

    此条系康熙十年例。

    拏获逃人解送册籍:

    拏获逃人解送册籍一,凡文武官员获解逃人记功者,知会该巡抚。其奉天府所属官员拏获逃人记功者,移会府尹,令巡抚、府尹转行知照原拏获之地方官。临叙功时,将拏获逃人年月、姓名及获逃官员之职名开造清册,毎年四月内解部,与部内底册査核议叙。

    此条系康熙十二年及雍正二年例。

    拏获带逃幼小子女:

    拏获带逃幼小子女一,凡拏获逃人,如带有十五歳以下之子女,一同获解者,地方官不记功。另行拏解者,照十五歳之子女祗身逃走例,将地方官一体记功。若被伊主认获及旁人出首者,将失察之地方官及窝家邻佑人等仍照例分别究议。

    此条系康熙十年及十二年例,以上五条均乾隆八年改定。

    谨按。天道数十年而一变,人事亦然。以上数条倶系尔时办法,现在并无此事矣。

    在京旗人逃后行窃:

    在京旗人逃后行窃一,凡在京满洲、蒙古、汉军正身闲散旗人逃后有犯抢窃,均销除旗档。其初犯罪,止笞杖枷责者,免其刺字,交县管束。徒罪以上,悉照民人一体刺字,发配各省。驻防旗人有犯,亦照此例办理。

    此条系乾隆四十八年刑部议准定例,嘉庆六年、道光五年改定。

    谨按。此并非督捕原例,刑律窃盗门内既有旗人治罪专条,似应并于彼条之内,无庸载入此门。

    马兰泰宁等处兵丁逃回:

    马兰泰宁等处兵丁逃回一,凡发往马兰、泰宁二处壮丁脱逃被获或自行投回者,照旗逃例分别治罪。

    此条系乾隆二十一年,汉军八旗议奏逃回兵丁治罪,并钦奉谕旨,恭纂为例,嘉庆六年改定。

    谨按。此条亦非督捕原例,系专指发往二处之汉军壮丁而言,改照旗逃治罪,似非原定此例之意。

    黒龙江三姓处等处改发之旗人逃走:

    黒龙江三姓处等处改发之旗人逃走一,八旗发遣拉林人犯,有私自逃回者,拏获之日即行请旨,拟斩立决。如在盛京等处拏获者,该将军等讯明情节,具奏请旨,即于现获处所正法。其在京曁各省拏获者,由刑部审明请旨,交旗正法。

    此条系乾隆二十二年钦奉谕旨及二十三四等年刑部审拟拉林逃犯徳保等案奏准定例。

    谨按。现在并无发遣拉林人犯,且无论何处遣犯脱逃均不正法,而独严于此处,亦不画一,似应删除。

    黒龙江三姓处等处改发之旗人逃走一,八旗应发拉林、阿尔楚喀人犯,倶停其发往,改发黒龙江三姓等处充当苦差。该将军于解到之时,均匀酌拨安置,不得令其群聚一处。其在配行凶为匪不自悛改者,即销去旗档,改发云贵两广等省,交与地方官严行管束,有犯即照民人例治罪。并令该将军等将一年内有无另行改发之处年终汇奏。

    此条系乾隆二十二年满洲大学士九卿遵旨会议,奏准定例。

    黒龙江三姓处等处改发之旗人逃走一,移住拉林闲散满洲内,如有越过边津逃回京城者,拏获时遵旨正法外,其初次逃走,不出该管地方,无论不行吿假、私自逃出及自回被获者,倶枷号一个月,鞭一百。二次逃走者,连妻子发往伊犂等处折磨差使。

    此条系乾隆二十九年,吉林将军恒鲁审奏,移住拉林闲散满洲太平二次逃走案内附请定例。

    谨按。此遵旨正法,与现代例文不符。

    以上三条,均系发往拉林后逃走之例,嗣后拉林停其发往,即无此项人犯矣,且非督捕原例,似应删除。

    官庄兵丁脱逃:

    官庄兵丁脱逃一,官庄壮丁如有逃走,该管官即行具报缉拏,获日,照例惩治。至发遣人犯入在官庄内者,如有脱逃,亦令报部、缉获,究其有无行凶为匪,按其原犯罪名,照脱逃例分别议拟。该管各官按照逃人名数分别议处。

    此条系乾隆三十五年刑部议覆吉林将军傅亮,奏请定例。

    谨按。此专指壮丁而言。

    伊犂等处卡伦缉捕逃人不力:

    伊犂等处卡伦缉捕逃人不力一,伊犂等处盘获逃犯,究出经过卡伦地方未经査拏者,将该处失察经过官员并失察之地方官及该管大臣交部分别议处。兵丁鞭七十。如有藏匿负罪潜逃之犯,将失察官员并失察之地方官及该管大臣交部从重分别议处。兵丁鞭八十。

    此条系乾隆三十八年兵部钦遵上谕,酌议定例。

    谨按。所奉上谕非专为逃旗而设,此条似应移入刑律捕亡门内。

    厄鲁特回子逃走:

    厄鲁特回子逃走一,凡厄鲁特回子逃走被获,如关系重情,仍听理藩院定拟,奏闻请旨外,如止系犯逃,无论拏获投回,初次,枷号一个月,鞭一百,给主严加管束。二次,发福州、广州赏给旗下官兵为奴。其京城居住并王公等带来家下厄鲁特回子逃走,仍照旗下家人逃例,分别次数年月办理。

    此条系乾隆三十八年理藩院审拟察哈尔都统拏获逃奴厄鲁特达理回子公处克即二小案内奏请定例。

    谨按。此专指厄鲁特回子逃奴一项而言,与上察哈尔、蒙古一条参看。与旗下人逃走有何干渉。似不应入于此门。

    八旗逃人通行呈报:

    八旗逃人通行呈报一,八旗一切逃人,该旗照例一面咨报刑部外,一面即将该犯实在逃走日期径报歩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迅速査拏。其刑部接到旗咨之日,亦即速行知应行缉犯各衙门一体严拏。

    此条系干降四十年行在歩军统领衙门奏准定例。

    谨按。与应捕人追捕罪人门及盗贼捕限门各条参看。

    以上各条均系乾隆八年以后纂定,并非就督捕原例修改,似无庸列入此门。且不独此数条然也,凡非督捕原例,乾隆年间所増添者,均应一体移改,以归画一。

    删除例三十三条,:

    承受家产之人未递逃牌

    □以下均系乾隆年间删除之例。

    旗下人拏获逃人

    三营获犯呈解

    顺治元年以前逃人

    出兵虏获之人中途逃走

    官员子弟免刺

    驻防藩王窝逃

    驻防藩下官员窝逃

    在京居住藩下官员窝逃

    保卖逃人

    收取房钱留住逃人

    生员窝逃

    解送重罪逃犯

    云南递解逃人

    差官疏脱逃人

    疏脱逃人案内及牵连人犯

    地方官保释逃人

    隐留逃犯家产

    滥行夹讯

    衙门附近开设店房

    擅入衙门

    文武官员失察处分

    文武署任功过

    已升各官功过

    降级后还职

    接管官失察

    隔省隔府失察

    僧道官失察

    逃案牵连官员査取口供

    地方官设立十家长给与木牌

    考核三营

    点査三营番役

    点验三营兵器

本站推荐:快穿黑莲花她有四十米大刀他好野平平无奇大师兄小手一挥万鬼臣服奉旨和离后首辅他造反了相亲认错人被豪门总裁掐腰宠娘娘有毒gl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修真四万年我孙女病好后我家祖坟冒青烟了

读例存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易经文学只为原作者薛允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薛允升并收藏读例存疑最新章节